“為了防范外力破壞,我們以往需要頻繁到施工工地開展特巡,現在在手機后臺就能查看工地實時狀態(tài),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卑凑赵ㄓ媱?,廣東電網公司韶關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輸電線路一班班長葉衛(wèi)民去年需到現場開展1392次特巡,但實際上只開展了446次。一年少跑946次現場,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這是由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fā)的新一代圖像智能識別及自動告警算法軟件(輸電線路圖像視頻裝置)發(fā)揮的巨大作用。“風險消除拼的是時間和效率,圖像智能識別比無人機巡線時效性更高,一旦發(fā)現即可介入。”葉衛(wèi)民說,輸電線路圖像視頻裝置好比是運維人員的“千里眼”,在平臺上看到風險點,就可以第一時間和施工方聯系,確認風險系數再確認是否需要到現場,節(jié)省出來的外勤時間可用于處理其他工作,效率更高。
“輸電架空線路是電能輸送的主要載體,其架設位置和運行環(huán)境容易遭受外力損傷和破壞,給供電企業(yè)和電力用戶帶來經濟損失,對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也會造成威脅?!痹摴倦娏茖W研究院設備與環(huán)境監(jiān)控評價所專責王彤說,2017年,廣東電網公司安裝接入近7000套輸電線路圖像視頻裝置,電科院生產監(jiān)控指揮系統投用了第一版智能識別及自動告警算法,以提高運維班組巡視效率。但傳統算法僅實現場景內目標全識別,識別準確率較低,有效告警率僅19%,給運維人員開展遠程監(jiān)控帶來較大困擾。
如何提高有效告警率,進一步減少運維人員的核查工作量,讓“千里眼”看得更準?該院從去年11月開始,以業(yè)務需求、技術“雙驅動”為抓手,探索基于線路可視化的數字平臺,歷經5個月研發(fā)出新一代圖像智能識別和自動告警算法,創(chuàng)新性提出線路走廊自動劃分和隱患目標智能告警技術方案,實現重要交叉跨越、施工黑點等重大外部風險隱患逐小時監(jiān)控,并主動推送告警。該算法軟件還可利用機器視覺和深度學習,自動識別線路桿塔,根據桿塔位置劃分線路走廊區(qū)域,準確標記區(qū)域內的各類外力破壞隱患目標,還能篩選出新增和運動中的目標,大幅提升了防外力破壞管控工作的智能化水平。目前該算法軟件已正式在廣東電網公司19個地市供電局上線運行。
建設樓房、架設路燈、鋪設水管……鬧市區(qū)施工點多且廣,一條輸電線路上可能分布著4—5個施工點,現場情況復雜,線路一旦跳閘會對用戶用電造成影響。在該算法軟件的運用中,惠州供電局采用動態(tài)更新維護的方式,主動收集惠州全市施工信息,在工程開工前提前安裝監(jiān)控系統,創(chuàng)新監(jiān)控值班制度,最大程度減少外力施工導致的供電設施損壞和停電。
防外力破壞、防山火、防覆冰、防風防汛、防塌方、監(jiān)測交叉跨越……面對各種各樣的線路隱患,新一代圖像智能識別及自動告警算法軟件被廣泛應用到生產一線的各類場景,有效提升了監(jiān)測預警的精準度和搶修復電的時效性。自上線以來,該算法軟件實現了全省日均告警圖片從原來的1.3萬張降至2700余張,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5%,有效告警率從19%大幅提升至81%,極大地減少了運維人員告警核查工作量,全面助力該公司輸電業(yè)務數字化轉型。 (孔德淇 劉淑琴 丘映丹 于芳芳 蔣立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