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午后,走進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qū)王屋鎮(zhèn)譚莊村,只見干凈整潔的道路如玉帶般在田野里穿梭,粉刷過的庭院圍墻上各種宣傳海報構成“畫廊”,幸福苑里的老人圍坐在一起曬太陽聊天,時不時有孩子在旁嬉笑玩耍……這幅悠然的生活圖景讓人不禁心生向往。
可誰能想到,譚莊村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交通閉塞、集體經濟匱乏、基礎設施落后是這個村的真實寫照。“現(xiàn)在的譚莊村和以前比,真是天壤之別,這多虧了咱華能沁北電廠!”譚莊村黨支部書記孔戰(zhàn)動情地說道。
就在這濟水之源、王屋山下,孕育了展現(xiàn)中國人精神力量的傳奇——愚公移山。時間回到五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上向全黨發(fā)出動員令:“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華能沁北電廠聞令而動,在上級公司的指導支持下,按照示范區(qū)統(tǒng)一部署,2016年起成為當?shù)匚ㄒ灰患覍趲头鐾跷萱?zhèn)譚莊、林山兩個貧困村的企業(yè)。這一干,就是一千七百多個日夜。
扶貧路上讓百姓心中有光
“貧困村的事情永遠是企業(yè)的牽掛。”這是時任華能沁北電廠廠長錢輝常說的話。為全面掌握第一手信息,他和時任電廠黨委書記的韓吉亮更是帶頭深入貧困村察村情訪民意,每次往返近100公里的路程記錄下他們對愚公故里老鄉(xiāng)的感情。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原來村民對于家門口小路的戲稱。曾經的兩村道路沒有經過硬化,晴時塵土飛揚、雨時泥濘難行,路旁還沒有路燈,太陽一落山就漆黑一片,嚴重影響村民的生產生活。“村民關心的,就是我們關注的。”電廠副廠長杜國強介紹,看到這種情況,華能沁北電廠積極籌措98萬元資金,重點幫扶兩村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景觀路的標準,很快一條長6.2公里、寬5米,道路護欄綠化配套完備的標準路就在譚莊村建成了。與此同時,電廠又追加投資3.2萬元,為村里安裝太陽能路燈、配套10座垃圾池等便民設施。“家門口通了水泥路,出行方便多了;晚上也有燈照亮,再也不用受摸黑走路的苦了。”談及村莊的變化,村民李秀英笑得合不攏嘴。
村里的路通了,百姓的心氣就更足了;路上的燈明了,百姓的心中就更光亮了。企業(yè)打通的不僅是一條生活生產水泥路,更是一條脫貧致富的“信心路”,道路伸向的遠方叫希望。
同樣,曾經的林山村也交通不便、房屋破舊,這讓四面環(huán)山、風景秀麗,地處王屋山景區(qū)東線的它沒能搭上鄉(xiāng)村旅游的“快車”。對此,華能沁北電廠捐資近14萬元對林山村受暴雨沖毀的道路、貧困戶房屋、飲水管網(wǎng)進行修復,并出資建設五間門面房用于出租和售賣旅游土特產。2019年,在了解到林山村兩個村民組280名老鄉(xiāng)吃水困難的情況后,電廠又投資10萬元,幫助建設50立方蓄水池和飲水攔河壩,村民對此事無不豎起大拇指。“近年來,不少游客來林山村旅游,春季賞花、夏季漂流、秋季采摘、冬季滑雪,村子變得熱鬧起來,村民收入也在逐步增加。”示范區(qū)旅發(fā)委駐林山村第一書記王隨東欣喜地說道。
“土窩窩”變成了“金窩窩”
產業(yè)扶貧是穩(wěn)定脫貧的根本之策。華能沁北電廠扶貧干部深知,“輸血”不如“造血”。電廠從提高兩村“造血功能”著手,連續(xù)三年投資共120萬元用于產業(yè)扶貧,出動機械和30余人幫扶發(fā)展鄉(xiāng)村產業(yè),切實支持貧困村集體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確保脫貧不再返貧。
2019年,電廠脫貧干部經過多方調研,發(fā)現(xiàn)林山村當?shù)貧夂蛲寥罈l件適宜香菇種植。為扶持該村香菇種植產業(yè)發(fā)展,讓老鄉(xiāng)早日見到脫貧致富的產業(yè)效益,電廠投入資金66萬元,幫扶林山村建設香菇產業(yè)基地。短短時間內,22座香菇種植大棚拔地而起,其中包括800平米的制菌棚1座、發(fā)菌棚3座和種植棚18座。2020年初,香菇產業(yè)基地在全村的矚目下投入使用,第一批出棚的香菇,就為由12戶貧困戶入股的合作社增加集體收入3萬元。據(jù)估算,后期隨著規(guī)模擴大集體收入將增加到每年12萬元。這極大點燃了林山村村民的種植熱情,大家都說:“沒想到‘土窩窩’一下子變成了‘金窩窩’。”
扶貧貴在因地制宜。為幫助譚莊村發(fā)展村集體經濟,電廠扶貧干部也花了一番心思。促進養(yǎng)殖產業(yè)規(guī)?;⑵放苹?,無疑是一條帶動貧困群眾增產增收的好路子。2019年,電廠投入15萬元,幫助譚莊村發(fā)展林下養(yǎng)殖產業(yè),建設雞舍雞圈等基礎設施,推動小雞育種培育,直接帶動貧困戶就業(yè)10戶,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在電廠幫扶修建的黨群服務中心內專門開辟電子商務展銷部,售賣由7戶貧困戶所成立合作社生產的自主品牌“華溪水”咸鴨蛋。同時出動鏟車、挖掘機用時三天,花費2萬余元幫扶譚莊村玄壇廟水庫河道清淤,推動發(fā)展譚莊村發(fā)展鄉(xiāng)村水產養(yǎng)殖和旅游項目,拓寬脫貧致富產業(yè)渠道。
近年來,電廠積極踐行消費扶貧理念,想方設法逐年加大消費扶貧力度,動員全體干部職工以行動真扶貧。2019年,電廠一次性收購林山村貧困戶滯銷的黑豬肉2200斤、土雞蛋1500斤,為貧困戶增加收入4萬元。2020年春節(jié)前,再次收購林山村受豬瘟影響滯銷的黑豬肉2000斤和譚莊村咸鴨蛋679箱,解除貧困戶的后顧之憂,又為貧困戶增加收入10萬元。2020年端午節(jié),電廠再次出資5萬余元收購譚莊村咸鴨蛋等農產品,幫助譚莊村村辦產業(yè)的發(fā)展,進一步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疫情面前,扶貧工作更不能停步。”華能沁北電廠廠長李振偉態(tài)度鮮明。
家在深山有“遠親”
扶貧結對要帶著真感情,像走親戚一樣常來常往。華能沁北電廠主要領導先后12次深入貧困村進行調研慰問,近二分之一的企業(yè)干部職工參加過黨建交流、文化下鄉(xiāng)、愛心慰問、志愿服務等活動,打造出“助力扶貧,黨員先行”和“號戶結對,助力脫貧”等暖心品牌。
百姓要想有盼頭,黨支部必須帶好頭。電廠積極開展黨建引領“雙聯(lián)雙助雙促”行動,不斷加強村企黨建交流,發(fā)揮脫貧路上的“主心骨”作用。當看到譚莊村黨群服務中心還是80年代初建的一層瓦房年久漏雨的情況,電廠就積極籌措資金76萬元援建新址。2019年,一座集村委會、黨支部活動室、村衛(wèi)生室、綜合服務中心等功能為一體的黨群綜合服務中心落成,成為譚莊村黨支部活動、村委會客和黨員群眾學習休閑的主陣地,極大提升了該村黨員群眾的凝聚力和歸屬感。電廠先后組織200多名黨員職工參加志愿服務、美化家園、綠化植樹等活動,在2020年疫情得到控制后,又組織黨員、團員青年幫助貧困村復工復產復農,堅持“一戶一策“原則,對譚莊村8戶幫扶家庭子女教育、農產品銷售等方面進行一對一幫扶。目前,電廠青年文明號仍有3支隊伍近百人輪流參加幫扶行動。
一個月前,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qū)隆重召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華能沁北電廠連續(xù)第三年獲得濟源示范區(qū)“十佳幫扶(帶貧)企業(yè)”和“扶貧攻堅先進單位”榮譽稱號。而兩個貧困村早在2019年就全部脫貧摘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3人全部實現(xiàn)脫貧,正奔走在幸福追夢路上。“比起政府給予的肯定和榮譽,鄉(xiāng)親們的笑臉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電廠廠長李振偉自豪地表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