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校園民謠《同桌的你》,讓我們這些80后認識了高曉松,從此愛上吉他,愛上校園民謠。后來從蜻蜓FM上收聽他的《曉說》,不能自拔。與專門考據(jù)分析歸納理論的歷史學問不同,他的曉說無門無類,凡舉政治、軍事、科技、文藝、體育甚至天文地理古董迷信,雜七雜八,信馬由韁,點到即止,讓我這工科男聽得熱血沸騰,腦補了N多歷史。一發(fā)不可收拾。由于廣播版刪減了很多,而且受時長限制,也因為大眾平臺的尺度制約,索沒有書籍來的更全面,索性買了全套5卷。為什么叫魚羊野史呢?魚羊為鮮,并不單指“味道鮮美”,所謂“鮮鰓魚和熟羊肉,二者同食可勁補”。此處的“補”,不僅指身體上的補,更重要的應該是“腦補”。而且,這本書講的是歷史上的今天,與時俱進的,當然一個“鮮”字。而”野史“,高曉松自己也知道,有時候自己的那些八卦也不靠譜,所以叫做“野史”,這樣的話,追責起來也不屬學術(shù)范疇,僅當“飯后談資”所以魚羊野史也這就是最新鮮最腦補的歷史八卦。
雖然他稱之為“野史”,但讀后能讓你感受到高曉松歷史知識的深厚以及他豐富的人生閱歷。佩服他能把幾千年來歷史中的人和事能夠歸納出自己獨有的見解,給我們提供了一道饕餮大餐。對于有如此天馬行空,卻又帶有濃厚的個人意識形態(tài)的說歷史,推薦大家閑時觀賞,就如同一本口袋書,行色匆匆偶有停留時抽出來瞅一眼,酣然入睡前瞅一眼再枕著野史入眠,耍嘴皮子時突然引用其中一段,再發(fā)出一聲“我覺得挺有意思”。
這便是高曉松的《魚羊野史》,“歷史上的今天”,一部閑云野鶴的寫史書。(文/通訊員/周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