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烹油、蔥蒜熗鍋,“刺啦”一聲,香氣就在項目部的食堂里蔓延開來了。臨近中午飯點了,大家知道,食堂大廚劉麗又開始她的“創(chuàng)作”了,瞬間充滿期待。
“吃飯就應(yīng)該是一件幸福的事。吃好了才能把工作干好,家人也放心。大家伙離家這么遠,項目工作又忙,必須得讓大家吃好?!眲Ⅺ惪蓻]有在“唱高調(diào)”,我們完全相信,這是她發(fā)自內(nèi)心的實誠話。
退休前,劉麗也是一名六局職工。其實,這話范圍有點說小了,她的父母、公婆、丈夫、孩子也都是六局職工,用她自己的話說,六局就是她的全世界。小的時候,她隨著父母輾轉(zhuǎn)于各個施工項目,結(jié)婚了跟著丈夫走南闖北。退休之后,她又跟著丈夫的腳步,來到了順德項目部,做了一名“工地廚嫂”。
有些人不理解,問她為什么不選擇一個“體面”點的崗位,那是他們不了解劉麗。別看她一副東北女人的大嗓門,可是,她內(nèi)心細膩,性子柔和,手特別巧,有些好看的衣服樣式,她仔細琢磨琢磨就能做出來。她還特別喜歡研究小吃,路邊小攤上的不衛(wèi)生,她研究研究就能做個八九不離十,既能保證衛(wèi)生又滿足了口腹之欲。她選擇做廚師,也是為了圓她自己的一個心愿。
電建人常年在外施工,有些職工“大鍋飯”一吃就是幾十年。雖說省了勁不用自己做,但是“大鍋”里吃飯,難免有不對口的時候,而且,總不會有家里小鍋精心烹制的香。項目上忙起來的時候,現(xiàn)場的工人錯過了飯點,又累又餓,誰不希望能吃上一頓順口的呢?劉麗太懂得項目職工的感受了。她自己也常說,她小時候覺得最幸福的,就是她媽媽下廚,一家子圍在一起吃飯。哪怕是最平常的家常菜,吃著也比飯店來得香,重要的是有家的味道。劉麗把項目上的同事當(dāng)成家人,就想著讓大家在項目上也能感受到家的味道。
劉麗可不是“原生”大廚,是經(jīng)過努力由幫廚“上位”的。家里人口簡單,口味又相近,弄幾個小菜自然是小事。可是,項目上少則幾十名職工,多則近百人,又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說起話來南腔北調(diào),吃起菜來南輕北重,要滿足大部分人的口味,那廚房中的本事必須得全面。遼、魯、粵、川、蘇各大菜系總得有兩三個像樣的,煎、炒、烹、炸、燉總得有三兩個拿手的“保留”菜,光憑著一腔熱情和情懷可不行,吃得到底好不好,職工的“口碑”才說得算。
世間事最怕“認真”二字,別看只是灶臺上柴米油鹽的這點事。下班時間,我們都習(xí)慣刷刷短視頻,遇到好玩的就互相分享,劉麗則把短視頻刷成了美食和健康頻道,分享給我們一道道佳肴,“勾”著我們的味蕾。想吃啥吱個聲,用不了多長時間,佳肴就能上桌。食堂一日三餐從來不重復(fù),色澤、口味、咸淡掌握得恰到好處,劉麗可是實打?qū)嵉鼗诵乃嫉?。廣東地區(qū)天氣熱,當(dāng)?shù)厝肆?xí)慣煲湯養(yǎng)生自是有道理。北方的職工不習(xí)慣,她就把煲湯換成北方常喝的酸梅湯;東北人喜歡吃的蘸醬菜,南方人喜歡吃素炒青菜,她就每餐都做到“南北”結(jié)合。她常和我們聊天,征求大家對伙食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大家的喜好,并根據(jù)大家的建議不斷改進菜品,讓每位職工都吃到稱心如意的飯菜,感受到家的溫暖。這些事都是小事,卻得有人愿意花心思琢磨,愿意去為大家做,這份情誼實在難能可貴。
劉麗很麻利,80多人就餐的食堂,她帶著兩個幫廚,一日三餐準點開飯。為了讓大家吃得健康、吃得實惠,她學(xué)會了騎電動三輪,早晨5點,天還沒亮,就在附近的幾家大市場貨比三家,采購新鮮食材。在項目部,她既是食堂的“班長”,也是職工群眾生活的貼心管家,每當(dāng)飯點,她都面帶微笑、迎接職工前來就餐。在項目部職工的眼中,這位中年女性以她獨有的魅力、善良和智慧以及精湛的廚藝功底,徹底征服了項目部員工的胃,項目部食堂的滿意度一直保持百分之百,人人認可、人人滿意,為項目建設(shè)做好了堅實的后勤保障。
“大鍋”里熗香的電建情,滋養(yǎng)著職工的胃也滋養(yǎng)著職工的心,一個鍋里吃飯的情義總是難忘。劉麗把一個電建人的感情寄托在了南南北北的山水里,在甜咸香辣的飯鍋里,在案板灶臺的煙火里,一家人、一生情,電建人的情感就是這么簡單和樸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