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由鐵鉻液流、飛輪、鋰電三種形式組成的混合儲能項目8月19日在內蒙古霍林郭勒正式投運,為當地清潔電力消納增添了新動能。
儲能系統(tǒng)就像是一個“電力蓄水池”,“豐水期”把富余的電量儲存起來,待到“枯水期”需要時再取出來使用。在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的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園區(qū),由鐵鉻液流、飛輪、鋰電三種形式混合的儲能系統(tǒng),各有特點、各有優(yōu)勢。飛輪儲能是通過飛輪和電動機相互高速帶動旋轉來進行充電或者放電,具有響應快、能量密度高、轉換效率高、壽命長等技術特點;鋰電儲能與手機電池原理相同,只是個頭和容量更大,利用鋰化合物的氧化還原反應實現電池的充放電。鐵-鉻液流電池是一種新型儲能裝置,利用溶解在電解液中的鐵、鉻離子的氧化還原反應進行電能儲存和釋放。具有壽命長、響應快、成本低的特點。
國家電投內蒙古儲能項目負責人 張玉江:鐵鉻液流電池充放電可達20000次以上,是鋰電池的3倍左右,堪稱“平地抽水蓄能”。它和飛輪儲能、鋰電儲能三種形式的儲能同時投運在國內尚屬首例,其目的是通過不同形式儲能效果應用,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積累實證經驗和數據,探尋符合各地生產生活用電的儲能方式,為能源行業(yè)儲能技術應用提供可復制的示范案例。
本次儲能系統(tǒng)全容量投產,打通了霍林河循環(huán)經濟“源—網—荷—儲—用”多能互補應用的最后一個堵點,貫通了能源循環(huán)的全鏈條產業(yè)。明確了解決棄風、棄光等問題的關鍵途徑,打造了火電調峰、儲能示范、綠電轉化的循環(huán)經濟升級版,低碳綠色、集成高效,為當地構建新型電力系統(tǒng)增添了新動能。
來源:央視新聞
評論